今天讲的是脸上的“疙瘩”~
每个人脸上会长各种各样的“疙瘩”,有些长得还挺像,而不同品种的疙瘩,解决方法也不相同,因此正确认知“品种”就特别的重要了。
第一名:痘痘
痘痘,绝对是一个大家庭,它的分类种类繁多
女生脸上容易出现脓疱型和红肿型两种痘痘!!
原因更加复杂!!
分为两大类,
皮肤:出油+清洁不干净
身体:上火+毒素堆积
切记:勿用指甲挤痘痘,否则,大仙也救不了你了
不管是什么痘痘,都不能轻易的用手挤压,手上细菌多,尤其是指甲,
痘痘的感染风险最大,一旦发炎
小则:色素沉着、毛孔粗大,
中则:出现痘坑
重则:出人命、偏瘫。特别是三角区的痘痘,这绝对不是吓你,而是真实出现过的案例。
红肿痘痘首先要消炎~消肿
脓疱性痤疮在按压时不痛不肿,可用消毒后的痤疮针,清理干净!!
发炎的痘痘不能挤
痘痘不成熟时被挤压,会导致痘痘发炎,延长炎症周期,本来5-7天就能好的,一发炎更久了。
不成熟的表现:痘痘红肿,按压很痛,偶尔有瘙痒感,这种痘痘一定不能挤压,以免加重。
挤痘不简单,不可大意
不要小看痘,一般的专业美容师都是培训三个月的,看着无数的老师操作,内操,都能操作客户的颜值..也不是那么容易把痘痘挤出~
痘痘里面的白色物质一定要清理干净,以免残留导致炎症反复,一般清理到血清(透明黄色液体),出血的时候,几乎都要清理干净,当然我们不要大量出血~血量,说明毛细血管受损越多,已经伤了真皮,很容易留下疤痕~所以挤痘痘是技术活!!
手法、力度、针清的角度,都要拿捏的到位,这样能减短的炎症周期,帮助肌肤在最快的时间内修复好,以免留疤!
第二名:粉刺
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
此物,最容易长在面部、前胸、后背等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
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主要原因是:死细胞和身体分泌物组成皮下脂肪栓剂,一个月内可迅速形成,呈米状半球形白色包状,成熟的痤疮颜色由乳白色变为透明的黄色晶体,坚硬的颗粒,尚未成熟的痤疮挤出线性~~~气味..
白头粉刺是黑头粉刺的前身,但不少白头粉刺很“保守”,终生不“开放”。
成为闭合性的粉刺!
黑头粉刺
黑头粉刺又称黑头,为开放性粉刺
形成的原理?
因为闭口痘痘还没有被清理干净,长期堵塞在毛孔里,支撑着毛孔粗大,最终毛孔承受不了它的体积突破毛孔,暴露出来,被外面的灰尘,污染物氧化,顶是黑的!!脂肪更丰富~
第三名:脂肪粒
药没有肥粮的名字,只是美容行业给它下的定义,真名是——的栗子丘疹,是皮肤上的一个白色小疙瘩,大约有针的大小,看起来像一个白色的小芝麻,一般在脸上,尤其是眼睛周围。
脂肪粒的主要成分是角质细胞蛋白。正常的角蛋白有条不紊地完成稳定的新陈代谢,那么皮肤就不会出现异常,但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生产紊乱,一些角蛋白细胞产生过多的多余角蛋白,开始在表皮下积累,因为皮脂被角蛋白覆盖,不能正常排出到表皮,随着皮肤中白色颗粒的形成慢慢积累..
别看它长得和粉刺有几分相像,但完全没有一点亲戚关系,属于完全不同的品种。粉刺易清,脂肪粒难消。
长在眼部的脂肪粒建议用激光去除,如果有骨骼支持的地方,可以考虑有粉刺针清理,自己的是很难清理掉的,需要专业的美容师~~不要自己操作。
很多女生担心,长胖颗粒是因为眼霜问题,眼霜是沉思的,后来眼霜也停止了,但是脂肪颗粒一直不好,眼部皱纹越来越严重,得不偿失啊~眼霜不是罪魁祸首,主要是眼部代谢问题..
第四名:汗管瘤
眼部不仅会长脂肪粒,还会长扁平疣、汗管瘤,形状极为相似,经常被混淆。感觉眼部的皮肤是最多灾多难的,再不用贵点的眼霜,真的对得起它吗?
什么是汗管瘤?
汗管瘤是由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人体表皮小汗腺导管的一种痣样肿瘤,汗管瘤属于良性皮肤肿瘤,听着有些吓人,但对健康没有影响,妹子们不用担心!
与内分泌、妊娠、月经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有些人年龄大了也会长。
眼睛周围容易生长,不痒,形状不规则,更坚韧,凸起的表面皮肤接近正常肤色更多,肉包裹,有些人会变成棕色,里面没有颗粒,逐渐增加可能性,但不会感染别人,为了美丽许多妹纸想去除,但护肤品对它没有效果,可以用医疗美容技术激光去除!
平时饮食要注意哦,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高蛋白食物少吃或不吃,选择更容易消化的食物..
第五名:扁平疣
扁平疣属于病理性的问题,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青少年出现居多。颜色为皮色或粉红色的扁平丘疹,容易长在面部眼部和手背,易瘙痒,会自身传染也会传染他人,大小不等的扁平丘疹,轻度隆起,表面光滑,圆形椭圆形,搔抓会呈线状排列。
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可持续很多年,少部分人自行好转。
有扁平尤的妹纸,平时要注意饮食刺激辛辣不能吃,要有充足的睡眠,锻炼身体,不要用手抓,容易感染。这种病毒性的皮肤病用激光冷冻可以快速去除,但可能很快又会长出来,建议及时就医,同时要加强运动,流汗的那种~。
护肤品选择温和型,减少刺激!
第六名:小红疹
皮肤极度干燥或者温差大、换季的时候,会出现这种小红疹子,摸起来粗糙不平,严重有刺痛瘙痒感。
皮肤表层缺水时,细胞的代谢缓慢,更新过程中死亡,变成老死角质,堆积在表层,肌肤会变的粗糙,长时间得不到水分的滋养,会形成一种干敏反应~一旦接触到营养物质高或者刺激性的护肤品,立刻有刺痛、泛红、小疹子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干敏。
另外肌肤脆弱,皮脂膜、角质层受损,接受不了外界的温差和干燥环境,也会出现小红疹子!
轻者可补水改善,严重的有刺痛、红的现象,建议先修复皮脂膜,选择角鲨烷一样温和接近皮脂膜的产品,修复几天后,再补充水分,刺激性小!
第七名:湿疹
大多是因为体湿,环境湿、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前期呈水泡状,瘙痒难忍(很多小宝宝都会有这个问题)。这个绝对是属于小问题,大麻烦的症状,不严重,但会让你非常难受。
抓破后红肿加剧,异常瘙痒,时间久了之后,角质变粗糙肥厚,色素沉着,症状很像过敏,反反复复~(面部在情况不严重的时候,不要轻易使用使用药膏,否则会形成依赖色素沉着),可以用艾草水、金银花水清洗,避免用指甲抓挠~
夏季三伏天、婴儿、女性、不透气的部位也容易长湿疹!
第八名:激素类皮炎
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类固醇、糖皮质成分是药物或者面膜、祛痘霜、修复产品等,就会造成皮肤依赖!
糖皮质激素的功能很强大,是医院皮肤科的常用药物,有抑制免疫力、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在必要的情况下,是需要使用的。但不能滥用。对于这个观点,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里提到过,结果有个二货,怼了我一顿,说我误导大众。
需要我也不客气的怼了回去,但这里我还是要强调一下。
激素类的药膏,它不是豺狼虎豹,它是在特定情况下需要用到的东西,但,一!定!不!能!滥!用!,这就好比止痛药、安眼药,你不能一点头痛就吃、失眠一晚你就吃吧?一个道理!
这玩意儿被添加在面膜中,有祛痘抗炎、镇静修复、美白水嫩的功效。
添加剂量的不同也会有差异,少量的糖皮质激素会影响物质代谢过程,使皮肤变得嫩白透,且短时间不会有不适症状;大量的糖皮质激素有抗炎快速修复痘痘、镇静敏感肌肤,造成免疫麻木的作用。
长期过量使用的后果是,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极易过敏、起痘,红、肿。一旦停用,原有的皮肤症状便会自行加倍复发。长期使用,皮肤便会对激素产生依赖,出现水泡、脓疱、丘疹、多毛的现象~反反复复不见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