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翼阅读罕莫丨贺兰山下的迷途与泥土,夕阳

文章来源:贺兰山   发布时间:2024/8/3 14:30:48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在许多场合我告诉很多人我对〔一只鸟穿过黄昏〕的理解,参照经典诗文理解,就是诗人〔观物取象〕,但却在观中无意识〔观我〕,进而通过〔象以尽意〕,即通俗的讲,写实与写意融合杂糅。古诗词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从生命孤独与生活意识来看,时间多么美好。〔更少的鸟,更少的翅膀。在黄昏一个个消失。〕迷途与泥土是写作的重要领域,这首诗用来阐释宁夏文学新世纪以来的整体性精神最好不过了,张贤亮老师之后,至今没有超越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接近张贤亮先生为宁夏文学贡献的遗产,或许多人都去先生那里,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系统继承并发展他的文学遗产,这是可悲的。我从宁夏这片土地成长起来,不管别人如何看待先生。疫情后,我将系统收集先生的作品,寻访见过先生之人。写成先生评传。这是五年前我想做的事情。现在我接近当年遇见老王的年纪,当年老王也是一匹黑马,在生活的场域驰骋,在文学的领域耕耘。时隔七八年后,老王还是老王,岁月如歌,万物生长,老王已进入四十不惑。但他对一些事物其实还挺迷惑的,他应该贡献迷途。啊,杰林还是那么幽默。理解一城之精神,最根本之要义在于要理解一城之人之精神,恰如沈从文先生如是说,照我思索,能理“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只要最后一个人的精神不死,城市就不会烟消云散。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世代更替,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在我的印象里,无论是本土的银川人,还父辈支边支宁来到此地者,提起银川这座内陆小城。许多人都会说这是一座移民城市,有着兼容并蓄的精神开阔。从历史谱系来看,这里是中国历代地理、政治和文化空间的边缘之地,有着边塞文化的粗狂与铿锵和豪放与硬朗之调,亦兼容着域外文化与中原文化之溪流。这种文化性格在宁夏当代诗人身上呈现的格外明显,他们对天地草木的热爱发自生命的真诚质地,来自生命缓缓流淌和遥遥召唤的内在天性与代代相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mjpy.com/hbwh/16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