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内压增高“三联征”为头痛,呕吐和( )。
A.昏迷
B.偏瘫
C.失语
D.大小便失禁
E.视神经水肿
E
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和视盘水肿,此三者称为颅内压增高的“三联征”。
2.腕背伸约20°~25°,拇指对掌位,其他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半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这一姿势叫做手的( )。
A.解剖位
B.自然位
C.功能位
D.半功能位
E.特殊体位
C
手的功能位是手功能在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最大手功能的位置。手的功能位是腕背伸约20°~25°,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问关节半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
3.产生作用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
A.肌肉注射
B.呼吸道吸入
C.口服
D.皮下注射
E.静脉注射
E
4.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中,咳嗽、咳痰反复发作应为( )。
A.每年发作至少1个月,持续2年以上
B.每年发作至少2个月,持续3年以上
C.每年发作至少3个月,持续10年以上
D.每年发作至少3个月,持续2年以上
E.每年发作至少6个月,持续4年以上
D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5.有关腰椎峡部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指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断裂
B.多在外伤,劳累,运动后出现下腰痛或下肢酸痛症状
C.站立行走或弯腰负重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
D.常合并上位椎体向后滑脱
E.可出现神经刺激症状
D
A项,椎弓峡部裂是指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断裂。B项,本病好发于21~30岁和41~50岁年龄组,许多患者在早期多无症状及体征,多在一次外伤或重复外伤、劳累或运动之后出现下腰痛或下肢酸痛沉重症状,一般都较轻,对日常工作影响都不大。CE两项,站立、行走、弯腰或过度负重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往往间歇发作,可能伴有坐骨神经痛,或疼痛麻木症状。患者可合并椎间盘突出而出现单条神经根受累的疼痛症状。
6.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或承重时的主要疼痛部位及疼痛性质是( )。
A.腹股沟、臀部周围及大转子处剧烈疼痛,伴有高热
B.低热乏力数周后出现腹股沟、臀部周围及大转子处疼痛
C.腹股沟、臀部周围及大转子处疼痛,伴有乏力、盗汗、贫血
D.腹股沟、臀部周围及大转子处剧烈疼痛,夜间疼痛为重,伴有血沉明显增快
E.腹股沟处酸胀痛向大腿或膝关节前、内侧放射;臀部周围及大转子处酸胀痛并向大腿后、外侧放射
E
髋关节骨关节炎主要症状是在活动或承重时,腹股沟处有酸胀痛,并向大腿或膝关节前、内侧放射。臀部周围及股骨大转子处也可有酸胀痛,并向大腿后、外侧放射。严重病例卧于患侧或翻身时也感酸胀痛,跛行。X线片上常见较大的软骨下囊腔样改变,或在髋臼上缘,或在股骨头内。
7.某患者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风湿性关节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风湿热
D.强直性脊柱炎
E.骨关节炎
D
强直性脊柱炎系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多见于青少年,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行性风湿性疾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大部分病例与HLA-B27相关,环境因素可能是感染,致病菌以肠道阴性杆菌可能性大。
8.臂丛神经损伤的病因是( )。
A.遗传因素造成的先天因素
B.头位产时,肩部不易娩出而被用力牵拉头部
C.臂位分娩,脐带过长
D.早产,脑部缺血缺氧
E.新生儿早期惊厥
B
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新生儿的臂丛神经损伤多由产伤造成。胎儿在母亲产道内头位产时,因肩部不易娩出而被用力牵拉头部,或臀位产时被用力牵拉手臂或躯干,以致臂丛神经发生不完全或完全性损伤。
9.对于髂股静脉丛血栓形成患者,开始起床活动时,应用弹力绷带的时间是( )。
A.3~6个月
B.小于3个月
C.大于6个月
D.6~8个月
E.8~12个月
A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开始起床活动时,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用时间因栓塞部位而异。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者使用1~2周;腘、股静脉血栓形成,使用不超过6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使用3~6个月。
10.目前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简单、最有用的办法是( )。
A.尿常规
B.前列腺液镜检
C.尿培养
D.B超检查
E.直肠指检
B
前列腺液检查是目前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简单、最有用的方法。具体诊断依据:前列腺液镜检,每高倍视野有10个以上的白细胞或脓细胞,卵磷脂小体数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