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了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聊聊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三叉!神经痛!了解一下!》
常规治疗分中医治疗、西医治疗,
我们分别分析一下优势、劣势。
西医方面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阻断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使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抑制神经痛。
优势:快,真的快,一般吃上之后
一天内基本能止痛。
劣势:难受,真难受,副作用较大,耐药性,
口服剂量逐渐增加。
bypixabay
常见的不良反应:
嗜睡、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
视力模糊、复视、
眼球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胆汁淤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律失常等。
仔细想想,能够抑制三叉神经的兴奋性的同时
也会抑制其他正常工作神经的兴奋性,
出现的副作用基本都是抑制神经后产生的。
举个栗子(例子):
一台机器,
正常工作过程中出现只有几个零件异常发烫,
因此整体减慢了作功,
异常零件是降温了,
但是其他正常的零件也“凉凉”了,
整体运作减慢,
那这台机器的整体效率是趋于下降的状态。
bypixabay
手术治疗:
1、微血管减压术:
手术仅需在病人的耳后枕部做一个小的切口,
暴露出神经被血管压迫处,
用特殊垫片垫于神经和血管二者之间,
将神经血管分隔开来。
2、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
主要是针对三叉神经周围支感觉部分
进行毁损、破坏、
切断三叉神经感觉的传导,
从而使患者痛觉消失。
球囊压迫术是在影像辅助下面,
将球囊植入到三叉神经半月节位置,
然后向里面注射显影剂使球囊扩张
从而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
破坏三叉神经感觉部分
使痛觉消失达到治疗目的。
优势:快,更快,
一般手术后立即马上三叉神经就不疼了!
劣势:三叉神经是不疼了,但,刀口疼,
副作用大,复发率偏高,
术后会存在面部的麻木(面瘫)的情况。
手术治疗其实也是针对局部去解决问题,
但是引起血管压迫的原因还是没有解决,
所以还是会反复,
像类似于神经切断的手术,
是可以解决疼痛,
切断那部分正常的感觉、触觉、温度觉
也都随即消失了,
所以就…面瘫了!
中医方面bypixabay
中药治疗+针刺治疗
结合具体症状与望、闻、问、切后,
找出问题的根本去治疗,
正如上篇文章里写道的,
临床发现一部分三叉神经痛
是由于一些头面部的感染,
也是就是中医里讲的“外邪”
通过与外界接触的部位例如:
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
侵入头面部,直接或间接的
影响与三叉神经相关的神经或血管,
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本,
通过汤药配合针灸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三叉神经痛也会逐渐改善。
临床上观察《伤寒论》里的葛根汤,
对三叉神经痛有很显著的疗效。
《葛根汤求索记(上)》
《葛根汤求索记(下)》
by慈方中医
优势:(1)针对个人的发病原因用药用方
(2)复发率低
(3)止痛效果稳定,呈阶段性下降
(4)药量可随不同阶段变化用药用量,随症治之。
劣势:(1)起效时间依据病程长短
(病程短的起效快、病程长的起效偏慢)
(2)需坚持服药
(3)疼痛消失后需继续服药巩固疗效
bypixabay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相比之下,
西医治疗止痛快!
但副作用大、复发率高,
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中医治疗针对发病原因,
针对不同个体用药,复发率低,
起效时间分病程长短,疼痛逐渐降低,
需坚持服药一段时间,
疼痛好转后还需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巩固。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注意生活习惯的点点滴滴
才是最好的养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仅供参考
本文作者
慈方中医预约方式
一、北京慈方中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