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久坐办公,腰痛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腰椎疼痛除了本身的挤压,和髋部的紧张也有很大关系。
有数据显示
60~80%的人一生中至少都会经历一次腰痛
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会反复发作
腰痛多是久坐久卧引起
《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其实,“避免久坐”的道理人尽皆知,为什么久坐腰痛,久坐伤的是哪块肌肉,却很少人知道。
中医认为肌肉由脾所主,只有适度运动才能使脾气健旺,肌肉益健。若久坐不动,则脾运受困,肌肉失其充养而伤肉。
长期匍匐在桌前的上班族,休息时往往会采用葛优躺,这个坐姿偶尔坐一下放松下也无妨,但不宜在软沙发上这样久坐,因为这是一个半躺的姿势。
中医说“久卧伤气”,经常采用这种懒散的坐姿,人体的“气”将受损,会出现越坐越不想动的状态,感觉“说不出为什么就是觉得不舒服”的亚健康症状。
所以,久坐族容易发生腰痛,而且有可能出现反复发作。
常做三种运动
辅助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
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缓解腰痛症状,而且有助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平时不妨做做以下几个运动:
1、飞燕运动俯卧,双手背向放好,膝盖伸直,头和腿都尽量向上翘。坚持5秒,然后放松,如此重复15遍为一组。每天2次,每次3组。
2、抱腿起身平躺,双腿并拢,双手抱住大腿,慢慢抬起上身,使膝盖尽量靠近胸部,重复10次。让腰部产生放松感。
3、麦肯基训练[麦肯基(Mckenzie)]疗法对于短期内缓解疼痛、恢复运动功能有很好的效果;已被多国医学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自我防治颈腰痛的方法。
尤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和较好的依从性;而通过核心训练可以增强患者腰椎稳定性、平衡性和协调能力,从更深层次上减少疼痛发生。
练习一:俯卧注意:
这是麦肯基疗法的急救措施or基础训练,在其他训练前都应该先做练习一。
动作要领:
步骤一:身体俯卧平躺,双臂放在身体两侧,保持伸直和放松,头转向一侧。
步骤二:保持这一姿势,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完全放松全身肌肉2-3分钟。
练习频率:
每天6-8组,中间间隔时间要均匀,也就是约2小时做一组。
练习二:俯卧伸展注意:
只有做过练习一之后才能做练习二,同时作为练习三的预备动作。
动作要领:
步骤一:先保持练习一种的姿势。
步骤二:将手肘放在垂直于肩膀之下的地方,使上半身支撑在前臂之上。
步骤三:深呼吸几次,然后尽量完全放松腰部的肌肉,保持2~3分钟。
练习频率:
像练习一一样,也是每2小时做一次
练习三:卧式伸展练习注意:
在第一次进行练习三前,应该先做一次练习一和练习二。
动作要领:
步骤一:保持俯卧的姿势,面向前方。
步骤二:将双手放在肩膀之下,摆出准备做俯卧撑的姿势。
步骤三:伸直手臂,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尽量撑起上半身。
步骤四:练习到最后,你的背部要伸展到最大的程度,手臂也要尽量伸直。
练习频率:
没组练习中应做10次练习三,同样的,每天应该练习6-8组。
练习四:站立伸展运动注意:
发生急性腰痛时,如果条件不允许你躺下来,可以用练习四代替练习三;而在完全康复后,练习四也是很好的预防工具。
动作要领:
步骤一:两脚分开站直,双手放在后腰部,四指靠在脊椎两侧。
步骤二:躯干尽量向后弯曲,使用双手作为支点。
练习频率:随时都可以做!
练习五:平躺弯曲运动注意:
这项练习可以被用来治疗下背部受伤所引发的僵硬感。
动作要领:
步骤一:平躺在地上或床上,双腿弯曲,两脚平放。
步骤二:使双腿靠近胸部。
步骤三:双手抱住双腿,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轻柔而缓慢地将两膝尽量靠近胸部。
练习频率:
每组仅重复5-6次,每天3-4组,在做过练习五后必须马上做练习三。
练习六:坐式弯曲运动注意:
无论练习五是否有效,请在连续练习练习五一周后再开始练习六。
动作要领:
步骤一:将椅子放平稳,坐在椅子边缘,双腿尽量分开,双手平放在膝上。
步骤二:向下弯腰,双手抓住脚踝,或者触摸脚边的地面。
步骤三:双手抓住脚踝,使身体继续向下弯曲。
步骤四:继续弯曲。
练习频率:
每组只需做5-6次,每天3-4组,在做过练习六后必须马上做练习三。
练习七:站立弯曲注意:
请在连续练习练习6两周后再开始练习七。
动作要领:
步骤一:双脚分开站直,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
步骤二:向前弯腰,双手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向下伸。
练习频率:
每组只需做5-6次,每天1-2组,在做过练习七后必须马上做练习三。
注:以上图片及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END—刘敏东诊所刘敏东,男,年就读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针灸推拿专业,医院工作多年,一直从事中医、内科、针灸、推拿、康复理疗工作,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及各类痛症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应用针灸、生物电和推拿治疗相关疾病。目前在清远市清新区笔架路经营一家中医中药理疗诊所。开展项目有: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天灸、蜡疗、火罐、穴位贴敷、放血疗法。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