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每当读起这首词时,都觉得心潮澎湃,血脉贲张,为岳飞那种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所感动。然后现在网上有这样一种论调,或者观点,说这首词并不是岳飞所作,他们既然敢这么说,想必是有所依仗的,仔细点开后发现主要有两大依据,一者是根据岳飞之前的作品与该词作对比。第二个就是满江红中有一句“踏破贺兰山缺”有疑点。下面咱们挨个来分析下。
他们所说的那首词名为《小重山》,这首词没有任何争议,是世人公认的由岳飞所著。我们先来欣赏下该词: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岳飞全词沉郁低徊、曲折含婉、抑扬顿挫、比喻蕴蓄、情景交织,总的来说有点婉约派的感觉,而《满江红》则是典型的豪放派作品。这里有个不利的因素,那就是《满江红》的出处存疑,因为岳飞的孙子岳珂在编撰《金陀粹编》时,并没有收录祖父的这篇《满江红》。按理说这么好的作品,他不应该有遗漏,因此就觉得它可能不是岳飞写的。
对于前一方面,豪放派作家也是可以做婉约类的词的,譬如辛弃疾,是公认的豪放派作家,然而广为人知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是出于辛弃疾,那么岳飞既写《小重山》又写《满江红》又有什么问题呢?至于后一个,岳飞死后,秦桧为了避免影响,肯定会对岳飞的作品进行封杀,而岳飞的后人找不到也不是什么怪事,后来由其他人公布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岳飞至于第二个疑点,贺兰山阙其实有两处,一处是宁夏境内之贺兰山,一处是作为太行山余脉的位于河北省峰峰境内的贺兰山。第一处岳家军确实没有去过,而第二处岳家军不但在这里驻扎过,而且还跟金兵战斗了6年之久。因此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一锅粥觉得把贺兰山阙必做边境更为妥当。
综上所述,满江红是岳飞所著并没有什么不妥,网上的那些疑点经过考证也不是那么充分,除非有更新的证据,否则认定满江红为岳飞所写没有任何问题。同时这首诗非常符合岳飞的生平与处境,因此小兔子觉得满江红就是岳飞写的。如果大家有新的证据,别忘了在留言区里留言,小兔子随时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