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你没想过的

文章来源:视神经乳头炎   发布时间:2016-11-21 10:24:58   点击数:
 

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眼的“坏处”,想必大家可以罗列一箩筐,那近视眼是不是一无是处呢?下面我们来“见识”一下近视眼的“好处”!

  1、看近时更舒适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近距离工作(如使用手机、电脑操作等)逐渐增加,由于使用较小的调节,相对正视眼和远视眼而言,近视眼看近更舒适、更持久。

  当然,近视眼可能存在调节与辐辏联动异常导致的视疲劳,但不多见。

  2、老视延迟出现

  45岁开始,很多人逐渐出现看近不持久、模糊的症状,提示老视的发生。而近视眼患者,老视出现的时间明显延后,甚至可以不用戴老花镜(近视欠矫或未矫的情况)。

  人眼一生中的屈光是动态的,理想的状态是:青少年时期的低度远视,逐渐向近视过渡,40岁左右为正视眼,而到60岁左右出现度的近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对近视力的需求如阅读、手工活等增加,而对远视力的需求反而逐渐减少,因此出现这种轻度的近视眼使看近不用戴老花镜,更符合年龄特征。

3、弱视很少发生

弱视是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的疾病,远视眼(包括屈光参差)是弱视发生的主要原因。中低度近视眼极少引起弱视,只有超过度以上的超高度近视才可能导致弱视。

  4、闭角型青光眼(PACG)很少发生

大部分PACG患者的解剖基础是眼轴短,前房拥挤(浅前房、窄房角),远视眼是PACG的危险因素。相反,近视眼一般前房较深,发生PACG的可能性较小。

  不过,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在高度近视眼中有所增加。

  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很少发生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DR对视功能的伤害不容忽视。

临床发现高度近视眼患者即使有较长的糖尿病病史,也常常不伴有DR的发生;在同一糖尿病患者屈光参差的双眼中,近视程度较高眼的DR病变程度比对侧眼明显较轻。

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近视眼DR的患病率低于正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的严重程度与DR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且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保护程度增加。高度近视可能是DR的保护因素。

  6、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较少发生

  CSC是中青年男性最常见的眼底病变。正视眼的CSC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屈光不正,近视眼的患病率较低,且高度近视则罕有发生中浆。

  7、其他眼病可能较少发生

  部分研究者发现,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及视神经乳头炎等眼病很少见于高度近视眼。

8、其他好处

  近视眼往往需要戴眼镜来矫正,眼镜片相当于一道屏障,某种情况(如骑车时迎面而来的泥沙、小昆虫等)下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9、合适的眼镜还有美观、妆饰作用,甚至改善脸型、眼型的缺陷。

对于广大近视眼患者来说:世界万物兼“辩证”,“善待”近视,不要对你的近视眼“忧心忡忡”了!当然,近视还是需要避免的。

(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癜风会传染吗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mjpy.com/jbbk/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