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日晚参加了体坛劳伦斯颁奖典礼的表演后,拳王邹市明次日抵达上海虹桥机场时,有目击者称邹市明在遇到一个柱子时,甚至直接撞了上去,此后在医院检查,疑似视力出现问题。据新华社22日报道,邹市明双眼(眼眶)均有多处骨折,左眼视力非常低,已达到国家残疾人标准,具体的发病原因还在进一步检查中。
拳击运动是否会严重影响运动员视力?邹市明还能否重回拳台?成都商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业内人士以及相关专家,他们均表示,邹市明如今的情况,已经不再适应职业拳击这种激烈对抗的运动。
知情人:已经住院,原因待查
据新华社22日报道,医院检查眼疾,之后医院住院治疗的照片曝光,邹市明左眼蒙着纱布在床上休息,已无拳坛硬汉的形象。邹市明团队方面透露,“医生表示,邹市明双眼(眼眶)均有多处骨折,左眼视力非常低,已达到国家残疾人标准,具体的发病原因还在进一步检查中”。
此外有媒体报道,邹市明的左眼视力仅有0.1,按照我国视力残疾分类,视力小于0.3,大于或等于0.1时,属于低视力,残疾等级为四级。不过这一说法,并未得到邹市明团队方面的证实。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知情人处了解到的情况,邹市明的确已经住院治疗,“但究竟是视神经的问题,还是视网膜的问题,还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所医院方面还在商讨。现在没有证据证明他这次的眼疾是由拳击运动所直接造成的。”
邹市明曾自曝视网膜有个小洞
身为拳击运动员,伤病对于邹市明来说是家常便饭,眼部也是经常出现问题。年,邹市明面对泰国选手坤比七,比赛进行到第八回合,邹市明的眉骨被打破,鲜血直流,眼睛肿成血馒头,那个画面也让很多拳迷直呼“残忍”。最严重的一次是年6月,为了备战与哥伦比亚选手德拉罗萨的比赛,邹市明被比自己大两三个级别的陪练一记90公斤的重拳击中太阳穴,视力受损,出现重影,以至于回家后都无法接住妻子递给他的水杯。
这个月底,邹市明在美国接受了一次眼部手术,医生建议他推迟比赛,但是他最终还是冒着盲眼的风险登上了拳台。而这场比赛后,邹市明坦言自己的视网膜出现了问题,“六月底看东西有些模糊,医院说是视网膜有个小洞,很多拳击选手都会出现这个问题”。
而邹市明恩师张传良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邹市明的眼睛,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过视网膜的病症。“情况不好的时候看东西是重影的。我记得他在伦敦奥运会前,也对眼睛做过一次小手术。”之所以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对外界透露这个病情,是因为邹市明不想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告诉外界说自己的眼睛有问题,就好像是一直带着一个设定好的借口去比赛,如果输了呢?邹市明不想让这些成为他比赛的一个退路”。
眼科专家:不再适应拳击运动
邹市明的病情牵动了很多拳击爱好者的心,他能否重新站上拳台,赢回失去的金腰带?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成都商报记者今日采访了眼科专家,医院眼科副主任牟章兵。牟章兵认为,按照目前的说法,邹市明的情况属于低视力,而低视力分为可以矫正和不可以矫正两种,“前者可以通过带眼镜来解决,而如果是后者,就要详细检查,是否有其他疾病导致视力下降,比如说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脱落。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这其中,有是可以恢复的,比如青光眼,通过手术让眼压降下去,视力可以得到恢复;视网膜脱落,尽早做手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
根据邹市明团队的说法,邹两个眼眶多处骨折,牟章兵认为这可能是视神经受损导致的视力下降,“如果把眼睛比做灯的话,眼球是灯泡,视神经就是电线,眼眶周围密布着视神经。如果因为骨折导致视神经管受损,进而压缩到视神经,从而视力下降。”牟章兵表示,眼部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如果长期受到击打,那就极有可能会导致视力受损,“根据他眼眶多处骨折的情况来看,他这个问题,肯定跟拳击生涯有关。”至于邹市明能否重新站上拳台,牟章兵有些遗憾的说:“无论是戴眼镜还是手术治疗,要恢复到正常水平都很难,而且如果再次受损,后果更严重。作为医生,我们不会建议患者继续下去……”
业内人士:这种情况不多见
在邹市明入院后,很多网友和拳击爱好者纷纷为他送上祝福,希望他能早日康复。也有不少网友惊叹:原来拳击运动如此危险。对此,拳击业内人士都觉得有些小题大做,西安市拳击协会秘书长俞智敏表示:“拳击本来就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危险性和受伤都有,但在最危险的运动中还算不上拳击,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不应该因噎废食。”
而国内著名职业拳击推广人刘刚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打拳而视力严重受损的,像邹市明这样的情况,业内并不多见,“首先拳击技术里就有保护头部的技术,另外拳手在训练时都很注意安全,都是要穿戴头套,这对于运动员的眼部也会起到保护作用。职业拳赛尽管不戴头套,拳手的技术和抗击打能力也会更强,倒几乎没出现过打拳打瞎的情况。”不过,刘刚也认为,在遭受此次伤病影响后,邹市明重新回到拳台的可能性不大,“职业拳击非常激烈,拳手出拳速度很快,经常让人眼花缭乱,这也要求拳手的视力一定要好,不然你都看不清楚人家,这怎么打?一般来说,拳手的视力不能低于0.7,这是业内的一个普遍共识。”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何鹏楠
图据网络
编辑杨渝彤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