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风华3从满江红争议看,贺兰山竟没

文章来源:贺兰山   发布时间:2025/2/14 12:27:59   点击数:
 

历史有意思

挖掘鲜为人知的有关宁夏的诗歌故事,讲述你不熟悉的诗人在宁夏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诗歌历史味道!

《宁夏的诗》

宁夏古诗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那些闪耀宁夏历史天空的诗人3:朱栴说,只怪我出生太晚,赶不上好时候让贺兰山扬名

前言

最近,随着《满江红》这首诗词的同名电影热映,有关“贺兰山”的话题也再次引起热议。很多人都在为诗人所写的“贺兰山”到底是河北磁县贺兰山,还是宁夏贺兰山而争论不休。

威记却觉得,贺兰山到底是错过了多少扬名的机会?要沦落到和别处抢诗词的地步。

1

众所周知,通常来说,作为名山大川,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吟诵。纵观诸多名山,比如五岳名山,无数诗人都会在游览一番之后,都围绕它们吟诵一番,或是抒怀,或是赞叹,从而留下了无数让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

这些诗一读出来,人们就知道是说的什么山。

比如:

说东岳泰山,人们会想到杜甫所写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说到南岳衡山,人们会想到黄庭坚的“万丈融峰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

说到西岳华山,怎么能少得了诗仙李白的“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说到北岳恒山,贾岛的“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说到中岳嵩山,还是李白的“翠岭千重色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而贺兰山有什么能让人一下记得住的?好像除了《满江红·写怀》,还真难以找出第二首流传广泛的代表作。可是好不容易的一首,却还有争议,说起来还是挺郁闷的。有人会说了,有啊,那就是明朝庆靖王朱栴所写的《贺兰晴雪》,他在诗词中,把贺兰山的千古美丽写得雄壮瑰丽。可惜的是,流传度没那么广泛。

《贺兰晴雪》

明·朱栴

嵯峨高耸镇西陲,势压群山培嵝随。

积雪日烘岩冗莹,晓云晴驻岫峰奇。

桥松风偃蟠龙曲,怪石冰消卧虎危。

屹若金城天设险,雄藩万载壮邦畿。

这首诗确实把贺兰山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是一首描写贺兰山的佳作。可是,它却已经失去了最佳的传颂时机,别看作者贵为藩王,还写了地方志《宁夏志》把诗收录其中,但这首诗最终只能说被埋没了。因为没什么读和背。

2

翻开古代文学历史,会发现有句话概括古代文学特点说得好:

秦鼓汉乐晋书,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杂文。

从这个顺口溜中可以看出来,诗词的最辉煌时期在唐宋时期。如今人们熟知的很多诗词,基本都是唐宋时期的作品,其它朝代的诗词则像是点缀一般,难有达到唐诗宋词的创作高度。而偏偏贺兰山就错过了唐宋的诗词创作高峰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又会有人说了,唐代韦蟾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不是写贺兰山吗?确实,在诗中是有贺兰山,可是在诗里却只是一个背景版般存在。那个时期的诗人们把创作的中心放在“朔方”二字上。因为他们的活动范围多数是在宁夏平原的腹地灵州(灵武)上,距离相对远,贺兰山是少有涉足的地方。通常来说都只是远眺而非近观。

那时候的交通不像现在有道路相通,开个车几个小时就能到了。灵州城和贺兰山之间可是湖泊,湿地,荒滩等阻隔,没个五六天到不了。至于说后来新设的怀远镇(银川城前身),驻防的都是边军军士,他们哪有闲心逛贺兰山去?

到了两宋时期更加了,那时候贺兰山处在西夏王朝版图的腹地,那些著名的诗词大家就没有到过西夏的,更不要说看到贺兰山了。他们想象不到贺兰山的样子,怎么写?而西夏王朝虽然留下了文字,可是没见有写贺兰山诗篇的。

3

等到大明王朝经略宁夏,在这个时期就涌现出了大量的有关贺兰山的诗词。那些文臣武将也都很有文采,之可惜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mjpy.com/jbbk/1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