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贺兰山 发布时间:2024/5/14 13:24:59 点击数: 次
骏马驰城/摄贺兰山文/朱克俭1岩画,早两年看过一个画展。一位民间诗人,突然不写诗了,看遍各地的岩画,全身心地把岩画移情于宣纸,全国巡展。何以会有如此的魅力?硬朗如方石的银川世界岩画馆,坐落在一横画屏似的贺兰山前。有种山石一体的和谐。解说员领我们步上几级台阶,指着宽广的前坪说:这块上百平米的浮雕石刻,就是放大的贺兰山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太阳神。据考证,凿于新石器时代。我们在太阳神前合了个影。镜头里,裸石贺兰山,满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小斧劈皴,不事任何渲染,劲峭洗练,力透纸背。入馆当面,有冯骥才先生的八字金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冯先生是位极重传统文化的作家兼画家,这八个字,道尽岩画存在的意义。馆内的展示,让人胸襟为之一阔。世界各地不同的岩画,如从四面八方传来远古的空谷回声,用我们半懂不懂的表达,絮叨着原始人的生存状态、理想和信仰,以及对未知世界最初的探索。亚非欧美的各个角落,是如此的相隔,又如此相通。人类文明的成长,从一起步,就呈现着殊途同归的特性。摆渡车把我们从全球视野,载往贺兰山腰谷。顺着解说员所指,祼石上到处可见历经数千年数万年风吹雨打而不朽的原始艺术的真迹。深深浅浅,以石凿石而成。我知道,这些艺术品是陆陆续续长达千万年的累积;我知道,这些艺术品是来来去去无数种群分合更替的留痕;我猜测,这些艺术品背后,也不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爱恨情仇的故事……但我无法辨析出这一切隐秘的信息。我只能在解说员的指点下,略略看出一些人类共进的符号:生殖器的突显,是对生命之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