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前叶产生的主要激素之一,它能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素的合成分泌,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但如果甲状腺已经破坏,则不能产生此作用。由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清T4之间存在密切的负反馈关系,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成为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重要的第一线的指标。所以,血清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联合应用,可以判断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原因,帮助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甲状腺激素伴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多为原发性甲状腺的机能减退。
二、患者主诉:
年4月24日因脚踝水肿(一按一个坑),并伴有全身乏力,医院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值正常为:0.27-4.2uIU/ml之间,我的为7.51uIU/ml,被确诊为甲减并伴有甲状腺结节。医生让观察一下并告知也可以吃上抗甲减的药物,但这些药物对心脏不好,我本身就有心脏病,再三决定不吃药。
4月25来到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找到王文远主任扎针。首次治疗后感觉整体轻松;经过5月9日和5月16日两次扎针治疗,脚踝上面的水肿消失了。
5月23医院抽血化验检查结果发现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由原来的7.51uIU/ml降到4.3uIU/ml。6月6日经王文远主任第五次扎针治疗后,整体感觉很好,并且每次扎完针加速新陈代谢,总能使小便量一下子增加很多,由原来的量小次多改善到量大次少,水分代谢很快。
6月11号又进行一次抽血化验检查降到正常范围值内2.81uIU/ml。
三、专家解读:
王文远教授分析:“从中医角度讲,该病属于心理性疾病,是由心理失衡、心理疲劳、心理过敏,长期失眠,心脏供血不足,造成大脑指挥系统的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加上进入老年整体功能下降,特别几十年的消化系统疾病导致了营养的摄入不足,影响了心脏血液动力学不足必须影响大脑供血不足,大脑供血不足必须影响中枢神经对八大系统的管控功能。临床表现不同部位的症状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反映的是从大脑中枢调控问题,是现代脑的心理平衡问题和原始脑的生理平衡问题。发病规律是由心理的不正常影响了生理的不正常,再逐步形成病理的一个慢病发展过程,心脏动力学不足产生大脑供血不足这是主要原因。在平衡针应激干预后,产生应激性干预效果。在大脑中枢调控下改善了心理供血和脑部供血,要通过平衡针的整体干预达到机体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四、干预靶点:
甲减点,抑郁点,失眠点,醒脑点,心病点。每周一次,三个月为一疗程。
五、干预效果:
化验指数正常,下肢水肿已经完全消失,全身乏力症状消失。
视神经脊髓炎平衡针干预技术一一随师王文远专家门诊见习病案摘录1.临床资料1.1姓名:黄某1.2性别:女
1.3年龄:59岁1.4身高:cm1.5体重:斤1.6住址:北京通州区居民1.7就诊时间:年2月12日至10月18日
1.8就诊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植物神经症状。本病可急性、亚急性发病,数小时内可发展至完全截瘫或四肢瘫,急性期常为弛缓性瘫痪,经数周后可转为痉挛性瘫痪,还可出现膀胱和直肠括约肌障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5.2
5.2.1平衡针灸治疗视神经脊髓炎导致截瘫的作用机制
平衡针灸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利用针刺调节大脑中枢对各器官系统升级功能修复的一门现代针灸医学。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了针灸与人的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最高平衡系统、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实质上就是人体内的大脑高级中枢指挥系统,机体在大脑高级指挥系统调控下,保持对各个子系统的支配作用,来维持生命程序的正常运转。
其作用机制: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信息通路至大脑中枢,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在大脑中枢靶轴的整合下,再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病变靶位的应激性调整,恢复机体新的平衡。
该患者是单来求医治疗下肢障碍的,并无诉求双目病史及治疗,但是第一次针刺后至今无一次眼颤、横视、复视症状,在针刺三个月后可以下地助行,充分证明平衡针灸医学在“症点对接”技术下的大脑中枢系统整体干预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该患者家庭和睦,良好的生存平台为疾病的修复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
5.2.2视神经脊髓炎导致截瘫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系统
视神经脊髓炎导致截瘫病因病机比较复杂,目前尚无定论,职业、文化因素、心理精神状态以及社会环境等都是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内因是在心理因素被干扰破坏下,长期的心脏、大脑供血不足,形成“三高”病理基础,引起中枢神经指挥系统失衡。从平衡理论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失衡状态与心理因素的被干扰破坏有直接关系,其次是生理因素与遗传因素,但是只要后天不干扰、不激发,遗传基因一般不会发病,即使没有家族史的人在后天的干扰破坏下也会引发相关疾病。
外因则是疲劳和受凉因素,以及其它心理、情绪为主要原因的环境诱发因素。
心理失衡是引发的核心因素,心理平衡是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生理的不平衡主要由心理失衡引起,生理变化是心理失衡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不了解自身的生理发展规律,人为地干扰破坏了生命基因程序,导致患病和提前死亡。
5.2.3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强调:“国家基础研究证实,平衡针大脑中枢干预的最佳时间为45‰秒,大量的免疫物质、神经递质的释放,为疾病的自我修复提供了时间与物质保障。
平衡针灸不论是治疗临床常见病还是重大疑难疾病,都是通过病人的大脑中枢去干预,启动和增强了患者大脑中枢修复程序,体现的是中医治‘本的原则。人的生命是一个自动化修复系统,平衡针干预就是充分利用病人自我修复程序系统,让病人自己治疗自己的疾病,医生帮助别人打开了生命的开关,症状就完全缓解了,启动病人自身的修复基因程序,靠自己来治疗自己的疾病,不是医生来代替病人治病。疾病的康复关键看病人的心理程序是否正常,对疾病的自我修复起着关键性的核心作用,让患者从心理学上认识疾病,了解疾病修复影响因素。
传统针刺治疗是哪里有病就扎在哪里,代替病人治病。截瘫病人只要在下肢扎针时稍有一点针感反应,就说明可以与大脑中枢对接上,就有康复希望,治疗只是时间问题。
该病案中患者感到的双腿肌肉发紧是修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腿的反应不是病。虽然能走几步路了,但是下肢的功能还没有完全修复,在恢复中有代偿机制。修复过程是有时间性的,从功能丧失、没有知觉到逐渐进入正常,启动修复程序,在过去不能走路到现在可以走路,是启动了神经指挥系统下的骨骼、肌肉、韧带、血管等的整体功能运转,但是刚开始会出现不适应状态,形成的应激性反应是好现象,通过针刺来加速调节、修复,扎后的身体力量一天比一天好,原则上是不超过3年,现在看用不了半年,比养生堂里播出的病案修复的还要快,这也证明患者的修复能力还很强,生命力是旺盛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